集萃印花网
您的位置:集萃印花网印花技术前沿技术→详细内容
【字体: 】      
浸染色差色花染疵的产生与应对(二)
集萃印花网  2010-10-18 00:00:00
    【集萃网观察】2卷染染色

  卷染染色、除缸差、邑点色渍外,就是卷染所特有的边中色差和头尾色差。

  2.1缸差

  卷染染色产生缸差的原因,与喷射液流染色基本相同。除了纤维本身吸色性能的差异、半制品质量的差异,所造成的缸差以外,就是众所周知的工艺因素(温度、时间、浴比)的波动所引起。

  其实,染浴PH值与助剂浓度的波动,在实际生产中所引起的色差,有时更加突出。

  然而,现实的问题是,染色操作者和染色管理者,对这一点往往并不重视。明智的做法是,把控制染浴PH值的力度,提高到控制染色温度的水平。把使用染色助剂的精度,提高到使用染料的水平。

  实践证明,只注重染色温度、染色时间、染色浴比的控制,而忽视了对染浴PH值的控制,对染色助剂浓度的控制,要较好的解决缸差问题,实难见效。

  2.2边中色差

  卷染染色,产生边中色差的原因,除了半制品因染前处理工艺不当,布幅左中右存在质量差异(如:白度、毛效、以及磨毛、定型、丝光程度不一等)。所造成的边中色差以外,单就染色而言,主要是设备、染料、操作三方面引起。

  2.2.1设备

  (1)国产卷染色,为了防止织物在运行中起皱,张力架(俗称绷布架)一般都是弧形的。弧形的大小,直接影响布幅左中右的带液量。弧度过大,会造成布边带液量高,中间带液量少,形成边深中浅的边中色差。倘若弧度左右不匀,使布幅左右带液量不均,便会形成布幅左右色差。

  注:小型或中型卷染机的张力架,通常是固定的,对布面施加的张力,没有弹性。而巨型卷染机的张力架。通常是由弹簧拉紧的,对布面施加的张力有一定伸缩性,所以,布面带液的均匀性相对较好些。

  因此,卷染机,张力架的弯弓弧度,一定要用支头螺丝认真调节好,调节的原则有二点:

  ①左右弧度一定要匀称。否则,不仅会产生左右色差,还会造成织物在运行中偏移,产生斜皱。

  ②在确保织物不起皱的前提下,弯弓弧度宜小不宜大。尤其对松边织物,弯弓的弧度一定要小,否则,会由于布卷二边松软隆起,带液量多,深边严重,还会造成织物“边皱”,

  甚至破边。

  因此,严格地讲,张力架弯弓的孤度,应按加工织物特点(厚簿、松边紧边等)来调节,而不该一刀切。最现实的做法是,把所用的卷染机分成弯弓弧度大、中、小三档,按加工织物的特点,分别安排在适台的卷染机上生产。

  (2)卷染机染槽底部,都配有直接与间接二套加热管。直接加热管用于升温,间接加热管用于保温。

  国产卷染机的直接加热管,往往存在着排汽孔排列不科学的问题。蒸汽加热时,第一,由于喷汽量多少不同,而使染液左中右产生温差。第二,由于喷出的冷凝水量左中右不匀,这又会造成染液浓度左中右不一。这些因素,都会直接造成边中色差。

  2.2.2染料

  对染色温度的依附性差异较大的染料配伍染色,最容易产生边中色差。举例如下:

  例9(直接染料染色):

  直接耐晒翠兰GL—15直接耐晒嫩黄5GL,拼染粘胶亮绿色时,由于直接耐晒翠兰GL的最高上染温度为95~100℃,属高温上色染料。其上染率随着染色温度的降低而明显下降。所以必须高温染色。

  而直接耐晒嫩黄5GL的最高上染温度为40~50℃,属低温上色染料。染色温度提高,其得色深度会显著下降。

  由于这二只染料对染色温度的依附性相差很大,在拼染染色时,以下问题特别突出:

  (1)在卷染过程中,由于布卷中问散热慢、温度较高,二端散热快,温度较低,染色结果,布辐中间兰二边黄,“黄边”现象严重。

  (2)在卷染过程中,由于布卷二头靠近卷轴,布面温度相对较低,因此,嫩黄上色较多,翠兰上色较少,头尾色差特别突出。

  (3)缸与缸之间,染色温度稍有差异,便会产生色光的变化,重现性很差。

  应对措施:

  {1)可用直接艳嫩黄GFF。替代直接耐晒嫩黄5GL。

  由于直接嫩黄GFF的最高上染温度为70~80℃,属中温型上色染料。其最高上色温度与直接耐晒翠兰GL的差距,相对缩小。所以,二者相拼、黄边、黄头、缸差等问题相对较轻。

  建议采用一浴二步法套染工艺染色。即,先用艳嫩黄>GFF加促染剂在80℃染黄底,再加入翠兰GLA沸温套染兰。

  染色实例:

  加罩卷染机,染人造棉艳萤绿色,布重75kg,浴比1:2.6。

  (一)黄打底 (二)套兰色

  直接艳嫩黄GFF 0.42% 0.005 直接耐晒翠兰GL 0.85% o.w.f

  六偏磷酸钠 500克 元明粉 6000克

  元明粉4000克

  润湿剂BX 100克

  操作:半制品流动温水二道→80℃加罩黄打底8道(染料在第一道分二头加入)→加罩沸温套兰10道(染料从二头加入黄脚水中)→流动冷水二道→55~60℃固色四道→流动冷水二道出缸。

  染色结果显示,采用一浴二步套染法染色,色泽的重现性和色差疵病,都有明显好转,布面质量可以达到要求。但要注意,直接艳嫩黄GFF具有染深性差,日晒牢度低,售价高的缺点。

  也可以采用中温型活性嫩黄A(B)-6GLN或4GCN)与活性翠兰A(B)-BGFN替代染色。理由是:活性嫩黄与活性翠兰,在不同染色温度时的上色率曲线,基本相近。

  因此,对染色温度的依附性较小,在常规范围内,染色温度的差异,不致于造成明显的边差、缸差或头尾色差。

  特别提示:

  (1)活性嫩黄与活性翠兰,在盐碱浴中的溶解稳定性差,不可过多或过早、过快加入电解质和碱剂,不然,染液中的染料容易凝聚析出,产生色点色渍。

  (2)活性嫩黄在加碱固色初期,具有“骤然上色”现象,容易产生色泽不匀和头尾色差。所以,加碱一定要遵照“先少后多,分次加入”的原则操作。

  2.2.3操作

  边中色差与染色操作也有直接关联。比如:

  (1)织物进缸,布边要卷起。倘若布边有伸有缩参差不齐,要产生深边。

  (2)织物进缸要居中。如果布卷不居中,在运转过程中,一来容易产生斜皱,二来会造成布幅二边带液不匀,产生边差。

  (3)染液中的染料助剂浓度,左中右要保持均匀。不然,也会产生左中右色差,尤其是纯碱加入时,要特别注意。

  为此,加料后,一定要充分搅匀,而后才能开车。切忌,边开车边搅抖。

  (4)染槽内的温度要匀。

  为此,每走一道,要用竹棒沿槽边搅抖1~2分钟,有染液循环装置的,要开启循环泵,使染液保持循环。

  (5)染化料要沿槽壁从左到右均匀加入,这有利于染液实现匀一。尤其是固体助剂(食盐、纯碱等)。由于固体助剂溶解需要一定时间,如果从染槽一头加入,一旦固体助剂开车前未溶尽,便会出现边开车边溶解的现象,这很容易由于助剂浓度左中右不同,而产生色差。

  2.3头尾色差

  卷染染色,产生头尾色差的根源,也是与设备、染料、操作有关。

  2.3.1设备

  国产卷染机,都说是等速、恒张力。而实测结果说明,即不是等速,也不是恒张力。布卷在运行过程中,首尾与中间或大或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,有的甚至相差20%以上,中型或巨型卷染机,问题最突出。

  由于织物通过染液的时间长短,布卷张力的大小,会直接影响织物吸色量多少,因此,很容易造成首尾色差。

  比如,活性染料用巨型卷染机染色时,由于在加碱固色初始阶段,染料上色很快,而布卷起动速度慢,往往会造成几拾米深头疵布。

  因此,对使用的卷染机应进行测试,必要时要进行改造。

  2.3.2染料

  实践表明,以下二种情况最容易产生头尾色差。

  (1)使用对染色温度的依附性差异较大的染料配伍染色时。

  这是因为,卷染染色,有个固有的缺欠,那就是在染色过程中。布卷二边的温度与布卷二头靠近卷轴的温度,总是比布卷中间的温度低(布卷越大,温度越大)。

  因此,当使用对染温敏感的染料,尤其是使用对染温依附性差异较大的染料拼染时,便会由于上染率不同,而产生显著的边中色差与头尾色差。

  前面所讲,直接耐晒翠兰GL与直接耐晒嫩黄5GL,拼染粘胶织物时,黄边(边中色差)和黄头(头尾色差)严重,便是一个典型案例。

  (2)使用直接性高或具有“骤然上色”现象的染料染色时。举例分析:

  例10(中性染料染色):

  中性染料,在PH<6的条件下卷染锦纶中浅色时,一旦升温过快,很容易产生头尾色差。

  原因是:锦纶的玻璃化温度低,在50℃以上的染浴中,吸色能力强。再加之中性染料对锦纶的亲和力高。

  因此,尽管卷染染色,染料是从布卷二头加入,但仍会产生头尾色差。而且布卷越大,车速越慢,色差越显著。

  在实际生产中,通常总是采取以下措施,来控制染料的上染速率。

  (1)适当提高染浴的PH值。

  染浅色时,染浴的PU值控制在7~8;

  染中色时,染浴的PH值控制在6;

  染深色时,染浴的PH值控制在5~6。

  (2)控制升温速度、不要太快。

  染浅色时,要室温入染,拉匀,50~60℃保温足够时间,再升温染色;

  染中色时,要室温入染,拉匀,60~70℃保温足够时间,再升温染色:

  染深色时,要室温入染,拉匀,70~80℃保温足够时间,再升温染色。

  实践说明,以上措施,可有效控制中性染料的上染速率,克服头尾色差。

  例11(活性染料染色):

  活性艳兰KN-R,卷染棉织物时,如果加碱方式不妥,很容易产生头尾色差。

  原因是,活性艳兰KN-R,与棉纤的键合反应性高,因而对碱十分敏感,在加碱固色的初始阶段,“骤然上色”现象严重。在最初10min内,织物的吸色深度要提高一倍以上,所以,在卷染染色时,容易产生头尾差。预防措施如下:

  (1)适当降低固色温度。

  因为活性艳兰KN-R,在加碱固色初期,其吸色固色速率是随固色温度的提高而加快,并且影响很大。

  适当降低固色温度,可以显著减缓染料的上色速率,提高其匀染性。

  (2)适当降低纯碱用量。

  因为活性艳兰KN-R,在加碱固色初期的上色速率,是随碱剂浓度的提高而提高。因此,适当降低碱剂浓度,会显著降低染料的上色速率。经实践,固色纯碱的浓度以10~15克/立升为宜(按色泽深浅)。

  (3)固色纯碱,要先少后多,分次加入。(加入方法同前)。

  原因是,活性艳兰KN—R,是碱制御性很强的染料,控制染浴碱性缓慢提高,可以控制其上染速率。

  (4)适当加快车。

  加快车速,缩短织物所带染液的更新时间,从实践结果看,无论对改善头尾色差,还是边中色差,都有明显的积极意义。

  2.3.3操作

  单就头尾色差而言,卷染的操作要点主要在二个方面:

  第一,加料要均匀:

  卷染加料,主要把握好二点:

  一是:加料要均匀。因为加料不匀,是产生色差的重要因素。所以,无论是加染料,还是加助剂,都要突出一个“匀”字。

  比如,酸性染料染色时,由于酸性染料对染浴PH非常敏感,所以,旖加酸剂(醋酸或醋酸-醋酸钠)时,必须确保均匀。

  为此,(1)酸剂必须首先用染液大浴比冲淡,而后先少后多,分次均匀加入,使染浴的PH值 逐步下降。这是预防头尾边差的关键之处。

  (2)酸剂加入后,一定要充分搅拌均匀,而后才能开车,绝不可边开车边搅拌,否则,很容易产生头尾色差与边中色差。

  二是:加料时间要适当。生产实践说明,助剂过早或过晚加入,都可能给匀染效果带来影响。

  如:直接耐晒染料染粘胶织物时,由于直接耐晒染料是盐制御性染料,食盐对其上染速率和得色深度,影响很大。所以,食盐只能在卷染2~4道将染料拉匀后,才能加入。倘若与染料一起加入,第一,会影响染料充分溶解,甚至会产生色点色渍。第二,会提高染料对染色温度的敏感性,在升温过程中,染料容易上色不匀,产生色差。

  如:活性染料染棉时,常规工艺是先中性盐浴吸色,而后再碱性盐浴固色。工艺依据是:

  (1)活性染料在中性盐浴中,能较好的上色。而且,由于对棉的直接性较低,几乎没有固色作用发生,所以,移染性高,匀染透染效果好。这就为实现均匀固色打好了基础。

  (2)中性盐浴吸色结束(达到吸色平衡)时,棉纤的相对吸色量可达20~60%。染液浓度的降低,即能有效地减弱加碱固色初期“骤然上色”的程度,提高匀染效果。又能显著降低加碱后染料凝聚程度,防止产生邑点色渍。

  显而易见,固色纯碱在未达到吸色平衡以前过早地加入,对染色质量是绝对有害的。至于染料、食盐、纯碱一起加入的染色方法,更不可提倡。

  如:中性染料或酸性染料染锦纶时,锦纶匀染剂必须在加染料之前加入,待织物拉匀后,才能加入染料染色。

  对比实验表明,如果在染色过程中加入,其缓染匀染效果,将显著下降。

  第二:升温要控制

  众所周知,染料的上染速率与染色温度的依附性很大。升温太快,尤其是染色初期阶段,很容易造成色差色花。

  因此,卷染染色时的升温速度,一定要严加控制,必要时,还要在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。实践显示,这对改善头尾色差十分有利。

  特别是采用亲和力高的染料染色时,如,直接耐晒染料盐浴中染粘胶,中性染料在酸性条件下染锦纶时,对升温速度的要求更高,尤其是中型或巨型卷染机染中浅色时,升温一快,头尾色差严重。

  2.4色点色渍

  卷染染色,由于织物是平幅运行,所以,产生云状色花的可能性,比喷射液流染色小。而产生色点、色渍的机率却比喷射液流染色多。

  这是因为卷染的浴比小,染液浓度相对较高,对于在盐碱浴中溶解稳定性差的染料,如,活性翠兰、活性嫩黄等活性染料,直接耐日晒枣红4BL,直接耐晒兰FFRL等直接染料,更容易凝聚析出,产生色点、邑渍。因此,卷染染色,食盐,纯碱等助剂,决不可过多或过早的加入。这一点,卷染染色比喷射液流染色的要求更高。

  3、筒子染色

  3.1色花:

  造成筒子包花的主要原因,有以下几个方面:

  ( 1)染前处理不净

  染前处理,对天然纤维而言,主要是去除其共生物。对涤纶等合成纤维来说,则是去除其人为的后加“杂质”。包括纺丝或织造过程中加入的油剂以及沾污的油垢、灰尘、色素等。

  其中,最值得注意的油剂。油剂中含有润滑剂、乳化剂,抗静电剂等。

  施加油剂,对涤纶等合成纤维的纺丝、织造是必要的。但在染整加工时,必须将油剂洗除。

  倘若染前不洗涤,带着这些油剂染色,油剂会在涤纶表面,形成一层“阻染膜”,妨碍染料向纤维内部均匀扩散、渗透。因而,容易造成上色不匀、产生色花、色斑等染疵,而且,还会使浮色增加,影响色牢度。

  如果染前处理工艺不到位,纤维上的油剂去除不匀,就可能产生云状色花。

  如果在染色过程中,染液中的染料,分散稳定性差,出现凝聚现象,这些油剂又会与染料的聚集体结合,沾附染色物,而产生色斑。

  为此,要加强染前净化处理:即,在染色时,先将染色物在淡碱液中(必要时可加入适量耐高温,不起泡的表面活性剂),于120℃处理20min,(注意:碱浓不可太高,以免涤纶水解),排液后清洗一次,必要时经酸中和,而后再实施染色。

  目的有二个:

  ①将纤维中的低聚物,木郭分萃取出来,并在溶解状态下排出机外,这样,可以显著减少染浴中低聚物的含量。

  ②将纺丝或织造过程中,施加在纤维或织物上的油剂以及沾污的油垢、灰尘、色素、花衣等去除。

  (2)绕简不均匀:

  筒子(纱,拉链等)染色属于流体穿透性染色方式。如果绕筒的张力、密度不均匀,就必然要造成筒轴各部位,染液的穿透速度与穿透量不同。

  张力、密度较大的部位,染液的穿透速度慢,染液的穿透量少。

  染色结果是,张力、密度小的部位,得色深;张力、密度大的部位,得色浅。

  这是因为,染料上染纤维,是分为三步:

  第一步,染料随着染液的流动,进入纤维表面的“扩散边界层”;

  第二步,染料通过扩散边界层,靠近纤维,被纤维表面吸附;

  第三步,染料从纤维表面,扩散进入纤维的内部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染料从染液中,进入纤维表面“边界层”的速度和数量,是与染液的流动速度成正比。电就是说,染液流动越快,纤维表面染液的交换更新越快,染料进入纤维“边界层”的速度越快,数量越多,被纤维表面吸附的速度也就是越快,数量也就越多,染料从纤维表层扩散进入纤维内部,并发生染着的速度自然也就越快,数量也就越多的缘故。

  因此,绕筒要均匀,所谓“均匀”,是指绕筒张力要均匀,绕筒密度也要均匀。

  实际生产证明,手工绕筒,速度虽快,但很难达到“均匀”的要求,因此,最好是采用机器绕筒,其绕筒效果相对较好。

  (3)染液的循环状态不良。

  筒子纱染色对染液的循环状态要求较高,染液必须具有强劲的穿透力。这是实现均匀染色的前提。

  如果循环泵的力度不够,或者对支路阀门的掌握不当,就会使染液穿透染色物的流量,流速不足而且不匀。显然,这很容易产生色差色花。特别是在升温阶段。

  因此,染液的循环状态一定要好。即,必须确保染液流量要大,压力要大,因为染液的流量大、

  压力大,有利于染液穿透、匀染。

  为此,要认真选择和使用循环泵,泵的流量应为25~60升/公斤·分;泵的压头水柱应为10~20米。

  染液正循环与反循环的时间比例,要根据染色物的特点来调节。一般情况是由内向外的穿透时间,大于逆流时间。实际生产表明,正反循环的时间比例不恰当,会造成内外色差。

  (4)操作不合理

  染色操作方面的问题造成色花情况时有发生,如高温高压染色,升温速度太快等,举例如下:

  例12(高温高压染涤纶)

  高温高压染色,通常分为四步:

  ①染色物先在高温分散剂和醋酸一醋酸钠组成的缓冲浴中运行,使之浸透走匀并排除染色物中的空气,同时开始升温。

  ②将染料用搅拌机充分打匀搅透,制成染料分散液。并在50~60℃时加入。

  ③以1~2℃/min的速率,升温至130℃,并保温染色30~60分钟。

  ④以1~2℃/min的速率,降温、水洗。必要时做还原清洗。

 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:

  升温速率不宜太快,否则,很容易造成染料上色不匀而色花。尤其是染中浅色泽以及增白时(内加分散染HFRL或分散兰ZBLN等上兰剂),色花染疵最容易发生。

  这是因为,分散染料上染速率的快慢,与染色温度的高低成正比,染色温度提高,涤纶的膨化速度与染料的上色速度,都会显著加快的缘故。

  根据经验,升温速率的快慢。

  第一,与所用染料匀染性的好坏有关。

  匀染性好的,可快些。差的则要慢些。

  第二,与染色深度有关。

  染深色时可快些,染浅色时则要慢些。

  第三,与涤纶的耐热性能有关。

  涤纶的玻璃化温度为67~81℃。80℃以下,涤纶的微结构呈玻璃态,吸色很慢,故升温可快些,80℃以上,涤纶快速溶胀,吸色能力显著增强,故升温要慢些。 第四,与染液的循环状态有关。

  倘若染液的压力大,穿透力强,染液能与纤维快速紧密接触,则升温可快些,否则,则要慢些。

  因此,要正确控制升温速度。实际升温速度,一定要根据所用染料匀染性的好坏,染色的深浅,染液的循环状态,以及不同的染色阶段,来合理设定,通常的升温速率为1~2℃/min。该快时可以快,不该快时必须慢,不可一刀切。

  其他,如染料选用不当等方面原因造成色花,在此不作叙述。

  3.2缸差:

  所谓缸差,是指缸与缸之间的色泽差异。产生缸差的原因,除了众所周知且严加控制的染色温度、染色时间、染色浴比的影响因素外,实际影响较大而且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还有纤维吸湿性、PH值差异等因素,在此以涤纶染色举例如下:

  例13(高温高压染涤纶)

  (1)涤纶的吸色性能存在差异。

  涤纶纤维,在聚合、纺丝、热处理等制造过程中,微小的工艺差异,都会造成涤纶纤维微结构的不同。

  如,单体聚合过程中,工艺条件的差异,会造成聚合物分子量的大小不同。在纺丝过程中,单丝之间的拉伸均匀度以及拉伸倍数的差异,会造成取向度、结晶度等微结构的差异。初生丝的热处理(饱和蒸汽加热处理与干热定型处理),工艺参数的差异,也会明显地影响涤纶的取向度和结晶度。

  涤纶微结构的差异,会直接影响其吸色性能。据实验,国产涤纶因微结构的差异,可产生5~10%的色差,进口涤纶的质量相对较稳定,可产生色差的幅度,通常为≤5%。

  特别是常用分散染料,对涤纶微结构的差异所造成的色差,又缺乏有效地遮盖性。

  因此,不同品牌,不同批次的涤纶纤维,在同条件下染色,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色差。

  (2)缸与缸之间,染浴PH值存在差异。

  涤纶高温(130℃)染色要求染浴的PH值在5±O.2条件下进行,这是由涤纶纤维和分散染料的性质所决定的。

  在130℃高温染浴中,当PH>7时,涤纶就容易水解减量。严重时会强力下降,弹性消失、光泽减退。而且,其水解产物(低聚物),又容易沾污纤维,造成染疵。

  分散染料中,一些含氰基、酯基、酰胺基的染料,在高温染浴中,容易发生水解,而变色或消色。

  从下表可看出。

  分散翠兰S-GL、分散兰E-4R、分散大红SE-GS、分散黄SE-3R;

  分散宝兰S-RSE等,对染溶PH值的依附性较小:

  分散深兰S-3BG、分散红玉S-5BL、分散黑S-2BL、分散嫩黄SE-4GL;

  分散大红S-R等,对染浴PH值的依附性大,染浴PH值的波动,会给染色结果造成明显的色差。

  实验条件:①染色深度1960.w.f,高温匀染剂1.5克/立升;

  浴比1:30 2.5℃/min升温130℃保温染色30min。

  ②染浴PH值以1%醋酸与纯碱调节。PHB-2型PH计测试。

  ③相对得色深度,以美国Datacolor SF600x测色仪测试。

  应对措施如下:

  (1)要加强现场管理,不同品牌、不同批次的涤纶产品(如拉链、纱线、织物),不用来染同一定单色号,更不能同缸混染。以免因涤纶吸色性能的差异,造成缸差、批差。

  (2)选用耐碱性能好的分散染料染色,以消除或减小因染浴PH值的波动所产生的色差。

  在常用分散染料中,耐碱性能相对较好的,适合浸染的E型与SE型品种,举例如下:

  江苏常州亚邦染料有限公司产品:

  分散黄E-RPD、H-RPD、E-3G(Y-54#)。

  分散红E-RPD、H-RPD、E-FB(R-60#)、(SE)-BS(R-152#)、SE-MD、(E)-2GH(R-50#)、(SE)-GS(R-153#)、E-3B(R-60#)、(SE)-BLSF(R-92#)、(E)-REL(R-4#)、SE-R3L(R-86#)

  分散橙(SE)-H3R(0-25#)、SE-GL(0-29#)

  分散红玉SE-BSF(R-179#)

  分散紫E-RL(V-28#)

  分散黑(SE)RD-3G

  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:

  分散黄E-3G(Y-54#)、AC-E

  分散橙(SE)-RSE、SE-4RLN、SE-3RLN(0-61#)、SE-RBL(O-29#)

  分散红(E)-FB(R-60#)、AC-E、E-2GFL(R-50#)

  分散红玉SE-2GF

  分散兰(E)2BLN(B-56#)、(SE)RSE(B-183#)、AC-E

  分散深兰(SE)EX-SE、(SE)GL-SF、(SE)RD-2R

  分散黑(SE)ECT、(SE)ACE、(SE)RB、SE-RN

  (3)要正确调整与控制染浴的PH值

  常用的PH调节剂,不外乎是硫酸铵、醋酸铵、醋酸等。

  硫酸铵、是强酸弱碱组成的盐,在水中会发生水解,生成硫酸氢铵和氨

  (NH4)2S04 H2O NH4HS04+MH3 ↑

  随着染浴温度提高,氨会逐渐逸出,而硫酸氢铵则留在染浴中,使染浴的PH值慢慢走低。醋酸铵和硫酸铵一样,也是释酸剂。

  因此,硫酸铵可用醋酸铵替代。

  对于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涤纶而言,硫酸铵和醋酸铵有共同的缺点。

  第一,分散染料染涤纶(130℃),染浴PH值需控制在5±0.2范围内,即硫酸铵或醋酸铵在2~3克/立升浓度时,PH值仅为:

  第二,硫酸铵或醋酸铵的溶液,几乎没有对PH值的缓冲能力,一旦外界(如染料、助剂、染色物等),有酸碱带入,染浴的PH值就会立即发生改变。

  因此,硫酸铵和醋酸铵,只适合分散染料1OO℃染锦纶,而不适合分散染料130℃染涤纶。有许多单位,是用醋酸来调节染浴的PH值。

  醋酸本身有一定的PH缓冲能力,但由于实际用量很少,(95%醋酸0.1ml/L,PH=5)对酸碱的实际缓冲能力,其实也很小。

  所以,单一醋酸,只能作PH调节剂,将染浴PH值调节到规定范围。而对染浴PH值的缓冲稳定效果,并不理想。

  因此,笔者认为,还是采用醋酸—醋酸钠缓冲体系为好。

  当工艺要求PH=5±0.2时,二者的拼混比例为:

  100%醋酸:100%醋酸钠=1:2.46

  或95%醋酸:58%醋酸钠=1:4

  为了确保该缓冲体系,对染浴PH值具有足够的缓冲能力,参考用量如下:(缺失)

来源:印染在线

最新评论

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!

发表评论
欢迎您:
评价: 中立     好评     差评
表情: 调皮   大哭   鼓掌   发怒   流汗   惊讶   吐   撇嘴   龇牙   抓狂
       难过   疑问   白眼   偷笑   咒骂   晕   可爱   可怜   鄙视   骷髅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互动的言论.

求购信息